联系电话

    13817656772

    ENVIRONMENTAL TRENDS

    项目背景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项目背景> 环境趋势

    深圳塑料污染治理 :建立覆盖塑料全生命周期污染治理体系
    发布时间 :2022-07-29 09:31:24      点击次数 :137

    深圳于2019年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塑料污染治理作为“无废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深圳市坚持系统治理 、协同治理 、源头减量 、绿色替代的工作思路 ,逐一确定“路线图” 、“时间表”和“任务书”。积极推广替代产品 ,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 ,逐步建立覆盖塑料全生命周期的污染治理体系 ,并取得初步成效 。

    1.jpg


    相关部门检查电商网点使用塑料制品和商品物流一体化包装情况 。


    2.jpg


    包装废弃物回收箱 。


    3.jpg


    环保购物袋 。


    坚持高位统筹 ,紧抓顶层设计和监督考核

    2019年5月 ,深圳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12月 ,印发《深圳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提出四阶段工作目标 ,制定58项指标和100项工作任务 ,系统构建塑料源头减量 、可降解产品推广应用 、废弃物回收利用和趋零填埋的塑料污染治理任务 ,按照“台账化 、项目化 、数字化 、责任化”的要求 ,分解落实到市直各单位和各区政府 ,并纳入各责任单位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考核 。

    深圳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 ,市主要领导高位推动 ,市委书记 、市长亲自部署试点建设工作 ,定期听取汇报 ,亲自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

    市人大设立代表问政会 ,强化工作监督 。市政协设立委员议事厅 ,广泛沟通信息 、交流思想 。相关市领导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研究解决分管领域改革建设事项 。

    此外 ,深圳设立“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 ,具体负责建设试点日常工作 。高位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

    2020年11月 ,编制印发《深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制定5部分共计59项重点工作任务 ,由全市20家单位和11个辖区政府组织落实 。

    在国家和广东省文件要求的基础上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 ,进一步明确目标 、细化举措 ,系统全面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 ,提出2020年 、2022年 、2025年三阶段目标 ,采用“禁限一批 、替代循环一批 、规范一批”的方式 ,分步骤 、分领域有序禁止 、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 、销售和使用 ,推广可循环 、易回收 、可降解的替代产品 ,规范企业生产 、健全回收体系 ,配套监管 、科技研发助力等方式解决再生塑料的成本高 、回收企业难以盈利与塑料回收困难等问题。

    2021年9月 ,深圳编制印发《深圳市塑料污染治理重点任务安排表》 ,根据《实施方案》59项重点任务 ,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 ,明确任务完成时间节点 ,设置禁限塑料 、推广替代 、回收利用 、安全处置 、保障措施 、公众参与六大板块共计80项具体工作 ,压实各部门职能 ,确保塑料污染治理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

    塑料污染治理效果初显 ,80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根据《深圳市塑料污染治理重点任务安排表》任务安排 ,全市塑料污染治理共设置禁限塑料 、推广替代 、回收利用 、安全处置 、保障措施 、公众参与六大板块共计80项具体工作 。

    深圳市在2020年需完成6项工作任务 ,在2025年前需持续推进74项工作任务 。2020年需完成任务数占总任务数80项的7.5% ,完成度100% ;2021年持续推进74项工作 。

    源头减量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在深圳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一次性塑料棉签等产品基本停止生产 ,全市目前无淘汰类塑料制品生产 。

    目前 ,全市快递45毫米“瘦身胶带”封装比例由2020年95.3%提升至98.4% ,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由2020年90.9%提升至93.7% ,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数量由2020年1197个增至1373个 。大型商超已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沃尔玛 、华润万家 、家乐福等大型商超可降解购物袋消耗量比一次性塑料购物袋消耗量同比降低约60% 。

    替代产品推广应用已获得初步成效 。宝安区培育绿色快递点—顺启和(深圳)科技有限公司顺丰包装实验室 ,该项目推出的“丰·BOX”可循环可折叠包装箱在全国已投入使用54万个 ,平均循环17次 ,日最高使用约8万次 ,累计使用878万次 ,全年等效减少碳排放3.3万吨 。全市全生物降解农膜的覆盖面积达100亩 ,使用量达31.3吨 。

    废塑料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各区积极推进“两网融合”工作 ,可回收物回收量由2020年的1021吨/日提升至2156吨/日 ,增长111% ;全市共有玻金塑纸暂存点12处 ,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共1047家 ,为前端分类提供了有力保障 。

    2021年全市共建设农业废弃物回收点180个 ,2021年新增设农业废弃物回收点100个 ,建设农业废弃物集中暂存仓库5个 。低值 、无值废塑料列入其他垃圾已实现全量焚烧 。

    持续开展常态化执法 ,2021年检查垃圾分类投放点位21万个次 ,检查垃圾分类收运车辆1.6万台次 ,共立案1.67万宗 ,总罚款额度270万元。启动公共海域海漂垃圾常态化清理工作 ,共打捞清理海漂垃圾约400方 。

    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保障措施有所加强 。深圳编制印发塑料污染治理相关政策文件及指引18个 ,其中包括8个实施方案 ,8个工作通知 ,2个指引 。

    支持塑料替代产品生产企业和资源化利用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累计新认定塑料替代品及资源化利用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8家 。

    在全国率先推动开展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 ,支持市检测院成为全国首批绿色产品认证机构之一 ,全市已有7家企业获得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证书 。

    加大关键技术研发的资金扶持 ,立项支持可降解塑料领域研究开发课题及计划7项 ,资助金额约304万元 。

    深化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监督执法检查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 ,将进一步加大塑料污染治理力度 ,主要举措如下 :

    一是深化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 、发展改革委将积极督促各单位按照《深圳市塑料污染治理重点任务安排表》任务分工 ,认真落实推动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做好塑料制品生产 、使用 、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全周期监督管理 。进一步加强执法检查 ,严厉打击塑料污染违法行为 。

    二是加强研究开发 ,提高替代产品的品质 。推动替代产品市场化生产及使用 ,积极采用新型绿色环保功能材料 ,落实绿色产品认证标识制度体系建设 ,加强可循环 、易回收 、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 ,予以政策 、资金保障 。

    三是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 ,推动全省范围废弃塑料资源化利用 ,打通全省废塑料利用加工企业产业链 。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 ,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 、“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 。打造废弃塑料资源化利用“近零碳”示范项目 。鼓励市民自觉减少塑料制品使用 ,争当节俭生活示范市民 。(窦延文)

    您感兴趣的信息
    上一条 :人民日报  : 进一步完善塑料污染治理全链条治理体系 :控源头 、重回收 、抓末端
    下一条 :生态环境部 :积极加强塑料污染治理 ,落实相应法律要求

    返回列表